
据《西安晚报》报道,新闻名篇《开国大典》作者、新华通讯社原副社长李普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11月8日13时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李普,湖南省湘乡县(今涟源市)人,1918年9月5日出生。华中大学肄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正在长沙求学,即参加了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长沙北区区委书记、湖南省委机关报《观察日报》特派记者、重庆《新华日报》社记者、专栏作家、特派记者。后入华中大学历史系学习。 1947年以后,历任新华社刘邓大军前线分社社长、中原总社采访部主任,深入战争前线采写了大量反映解放军将士英雄事迹的通讯、报道。1946年冬作为新华社特派记者跟随刘邓大军,赴前线报道战局。
他长期战斗在党的新闻工作战线上,为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积极贡献,所著的《光荣归于民主》(1945年初版,1980年再版时改名为《我们的民主传统》)、《记者甘苦谈》、《开国前后的信息》、《社会主义与人民生活》、 《风雨鸡鸣集》、 《记刘帅》、《我们只举行过一次婚礼》(与夫人合著)、《洋女婿土老帽》等书,是致力新闻工作的力作与经验之谈。
新中国成立后,李普先后任新华社总社采访部副主任、特派记者、记者组副组长,中宣部宣传处副处长等职。1957年秋调北京大学从事教学和行政工作。1960年冬至“文革”前,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办公厅副主任,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等职。 1972年12月任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1973年10月回新华社工作,历任北京分社社长,新华社党的核心小组成员、国内部主任。 1977年 11月任新华社党组成员。1978年5月至1982年4月任新华社副社长。1982年12月离休。李普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三届理事会书记处书记。
开国大典

李普在天安门城楼(陈毅身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主席,今日在新中国首都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这是在北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典礼上宣布的。典礼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参加这个典礼的有中国人民政协全体代表和首都各工厂职工、各学校师生、各机关人员、市民、近郊农民和城防部队共30万人。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面对着列满群众和飘扬着红旗的人民广场。
当毛泽东主席在主席台上出现时,全场沸腾着欢呼和掌声。
下午3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就位,乐队奏义勇军进行曲,毛泽东主席宣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毛主席亲自开动有电线通往广场中央国旗旗杆的电钮,使第一面新国旗在新中国首都徐徐上升。
这时,在军乐声中,54门礼炮齐鸣28响。毛主席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阅兵式由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任检阅司令员,华北军区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区司令员聂荣臻将军任阅兵总指挥。朱总司令驱车检阅各兵种部队后回到主席台上宣读了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受阅部队随即分列经主席台前由东向西行进,前后历时3小时。受阅部队以海军两个排为前导,接着是一个步兵师、一个炮兵师、一个战车师、一个骑兵师,相继跟进。空军包括战斗机、蚊式机、教练机共14架在广场上空自东向西飞行受阅。在阅兵式中,全场掌声像波浪一样,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阅兵式接近结束时,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无数的彩色火炮从会场四周发射。欢呼着的群众在阅兵式完毕后开始游行。当群众队伍经主席台附近走出会场时,“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响入云霄。毛主席在扩音机前大声地回答着:“同志们万岁!”毛主席伸出身子一再地向群众招手,群众则欢呼鼓掌,手舞足蹈,热情洋溢,不能自已。当游行的队伍都已有秩序地一一走出会场时,已是晚间9点25分。举着红灯游行的群众像火龙似的穿过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狂欢里直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