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TOP

当心中国新殖民主义?——又见“中国威胁论”(一)
来源:价值中国  作者:责编李尚锟 【 】  2011-12-15

    近期,由于“非洲之角”发生严重饥荒,一些国家和媒体捕风捉影,纷纷将矛头指向中国,认为中国在非洲大量收购土地“用于生产出口作物”,使相关非洲国家农户的土地被部分剥夺,因此中国的“人为因素”是导致饥荒的原因之一。但是,实际情况远非如此。

  其实,在过去几年里,全球就已刮起海外征地“旋风”,被不少媒体和国际组织称之为新一轮的“海外圈地运动”,在国际社会上引发巨大争议,争议的焦点对准了“圈地运动”的主战场--非洲。一方面,非洲优厚的农业自然条件和开发前景对他国极富吸引力,另一方面,非洲又是全球的“缺粮大户”和惟一需要大量粮食进口的大陆,这就使得非洲的土地购置和租赁问题极为敏感,外国投资者甚至被戴上“农业帝国主义”或“殖民主义”的大帽子。

1希拉里:当心中国新殖民主义

  今年6月,希拉里称中国在投资非洲和向非洲提供援助时,并不总是顾及非洲人民的利益,“新殖民主义”正在非洲大陆蔓延。

  当时,赞比亚电视台记者就中国在非洲日益扩大影响一事询问希拉里的看法时,希拉里回答说,非洲应该当心那些只与精英打交道的合作者。

  希拉里认为,非洲国家可以从亚洲政府那里学到许多支持经济增长的办法。但是,在她看来,中国并不能成为非洲国家政治上的榜样。

  希拉里的说法并不新鲜。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资本走向世界,对中国实行“新殖民主义”的指责之声,开始在西方甚嚣尘上。

  2008年,英国《每日邮报》也曾抛出惊人言论,称中国正在进行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运动,是想秘密向非洲移民三万,化解污染问题,文章毫无根据的臆想称,“在北京,官员已经拟定了详细的策略,一名专家预计称中国将逐渐需要向非洲移民3亿人,以解决人口过剩和污染问题。”

2外交部:中国从未赴非屯田

  12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非洲确实出现了“新殖民主义”,但绝不是中国,对此非洲国家已有广泛共识。

  针对日前有西方媒体借南非官员之口,暗指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进行海外屯田,洪磊说,南非总统祖马曾表示,中非之间不存在任何殖民关系,那些关于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指责是不真实的。

  “中国是南非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为南非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说。

  他表示,中国一贯坚持立足国内确保粮食基本自给,不仅从没有到非洲大规模购地屯田,而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非洲国家提供农技援助,帮助非洲国家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其自主开发利用本国自然资源、应对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问题的能力,受到广大非洲国家欢迎。

  洪磊介绍,一些中国企业按照国际通行的商业模式同非洲国家开展了小规模农业合作,产品主要供应当地市场,充实了非洲老百姓的“粮袋子”和“菜篮子”。今年中国还向非洲之角国家及其他一些缺粮国家提供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粮食援助。

  洪磊表示,非洲是“农业新殖民主义”的受害者,促进非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我们敦促那些事实上在非洲占有大量土地、采用掠夺式开发方式的国家倾听非洲的声音,拿出实际行动,为长久解决非洲粮食安全问题作出贡献。”洪磊说。

3来自非洲国家的声音

  “所谓‘中国掠夺非洲资源’、‘新殖民主义’等论调是挑拨非中友谊、破坏非中友好合作的宣传攻势。西方集团一直以来自认为只有他们才能援助非洲,但现在发现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也能帮助非洲发展中的兄弟,因此嫉妒心理作祟。”坦桑尼亚革命党副主席姆塞夸曾经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塞内加尔总统瓦德:“非洲捍卫自身的利益,捍卫经济利益。中国和印度是非洲的重要合作伙伴。”他指责欧洲投资者和援助者效率低下,官僚作风严重。瓦德说:“中国人走到哪里就干到哪里。他们不教训人,他们的效率很高。印度和中国的产品比欧洲产品便宜得多。”

  莫桑比克总统格布扎:非洲的成熟程度足以捍卫自身利益。格布扎在谈到中国的投资攻势时说:“我认为非洲是一块独立、成熟、负责任的大陆。因此,非洲是作为一个成熟的参与者与其它实体磋商和达成协议的。”

  南非驻华大使兰加认为,中国威胁论的说法既无视中非数百年的平等交往史,也扭曲了当代世界经济关系的内涵。几千年来,中国一直都是世界强者。一千年前,南非的马篷古布韦王国就开始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此后,南非被西方殖民者分裂,中国也受外强入侵。现在,非洲独立了,自己做主,就会有人担心中国成为殖民者。但我们的经验是,中国是伙伴,不是殖民者。

  非洲能力培养基金会执行秘书长、马里前总理苏马纳·萨科驳斥了西方媒体所谓“中国要把非洲变成殖民地”的说法,指出非洲正在获益于与中国的紧密合作伙伴关系。萨科说,西方国家说中国要对非洲搞殖民化的说法是“一个十足的谎言”,根本站不住脚。没有任何数据说明非洲在与中国的交往中失掉了什么,相反,非洲只有获益。

  “我不认为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和投资是‘新殖民主义’,这只是一小部分西方媒体的偏见,”喀麦隆传媒理事会会长皮埃尔·伊萨玛·伊松巴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他举例说,中国医疗队在喀麦隆享有很高声誉,有中国医疗队的医院,医疗设备完善,医生医术精湛,药品价格合理,颇受当地百姓的欢迎。

  几内亚总统阿尔法·孔戴: 几内亚和中国之间的关系非常久远。请不要忘记,几内亚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非洲国家。在联合国,我们也长期支持中国。我想说的是,我们两国的关系实际上是双赢关系.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伙伴。我们之间是互补的。中国和几内亚都赞成将自然资源尽快地开发出来,而不是像有些地区的一些公司。拿到开采执照后,为了自己的考量,只是坐等,并不开发。我们必须抛弃那些陈词滥调。几内亚国民不相信中国是一个新殖民者,是霸权主义。中国并不是跑到外面去殖民,去掠夺资源。中国是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的。它也非常渴望保持自己的独立。和中国打交道,我们觉得很舒服。中国是非洲的机会,非洲也是中国的机会。中国对非洲的现状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很多非洲国家没有得到发展,就是因为一些西方前殖民国家不希望看到他们发展。

4谁在非洲“圈地”?

  现今,日、韩、海湾国家以及欧美投资公司是非洲购地的“领头羊”,这些国家出于自身可耕地面积少或人口上涨压力,对海外征地趋之若鹜。

  据日本《经济学人》周刊报道,日本在海外“圈地”已达1200公顷,是本国可耕地面积的三倍,其中大部分在非洲。

  韩国2009年在马达加斯加计划屯田130万公顷,最终因政局变动作罢,但韩国仍坚定其海外屯田战略,并于2009年成立海外农业开发协力团,支持韩国企业赴非屯田。

  脚步迈得最大的是海湾国家,沙特耗资8亿美元成立海外农业投资公司,并投资10亿在非洲实施一项代号为“7X7”的水稻种植项目,计划租用70万公顷土地,种植700万吨大米。

  欧美跨国公司则把耕地投资作为一项高回报的投资,德意志银行、高盛公司、美国私募基金黑石集团等都参与了对非洲土地的争夺,而A(ADM)、B(邦吉)、C(嘉吉)、D(路易达孚)四大国际粮商则在非洲手握大量农田。据披露,到2010年初30个非洲国家共3000万公顷的农业用地已经让渡给外国公司。

  一些媒体认为中国是非洲屯田的主力军,但相对于其他国家,国际舆论显然过分夸大了中国在非洲农田开发的角色。根据美国中非关系专家黛博拉·布罗蒂格最近的估计,在非洲的中国农场有90多家,土地面积只有4.8万公顷,还不足西方农业公司一次土地交易的零头。又以赞比亚为例,全国3000家现代农场,其中1/3是欧美人投资的,1/3是南非人投资的,1/3是印巴人投资的,中国备案的农场数量只有18家。

  同时西方媒体认为中国在非洲种粮然后运回国内“让非洲挨饿”的说法也站不住脚,如2008年中国自非洲进口的农产品的价值仅为9亿美元,只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7%,并且其中60%是非食品类商品,包括棉花、烟草以及羊毛。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下一篇红十字会公信力重建任重道远

大地视频

《心经》

看天下热点

图文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