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中国红十字会召开第九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公布了2011年度中国红十字会财务收支情况,受“郭美美事件”的影响,个人捐款收入明显减少。面对公众的重重质疑压力,红会表示明年将建立信息公开系统……对于中国红十字会这一“神秘”的慈善组织,近年来屡屡曝光的“丑闻”无疑已令其形象严重受损,如何重拾公众对其的信任与支持,也许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
1红十字会财务收支公开 个人捐款减少
据介绍,今年,中国内地各级红十字会共募集款物41.98亿元人民币,其中,总会募集10.49亿元,省级红十字会募集10.28亿元,省级以下红十字会募集21.21亿元。其中的个人捐款很少。
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分析说,个人捐款减少的主要原因,既有今年自然灾害的“局部性”,也有郭美美事件的影响。个人捐款减少的具体数据和分布区域,目前相关数据正在整理之中。
关于这些钱的去向,会方资料显示,各级红十字会投入备灾救灾和灾后重建款物21.94亿元,投入人道主义救助款物17.55亿元。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称,这两者占红会投入救助款物的90%以上。
面对每年几百万笔捐款,赵白鸽坦陈,资金的来源及去路明晰和应用信息化手段工作需“重点推进”。赵白鸽表示,2012年,红会将推进组织机构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信息管理建设并建立全国联网的“中国红十字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
2个人捐款剧减因“郭美美事件”
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在报告中,多次用“网络事件”来总结中国红十字会今年6月以来遭遇的信任危机。
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称,与没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常态年份相比,2011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接受的捐赠总额近5.6亿元,与平常年份相比,其总量并没有减少。
已上任三个月的中国红十字会“新掌门”赵白鸽称,个人捐款虽然没有详细统计,但有很大的减少,原因是自然灾害相对少,以及6月以来遭遇的“网络事件”引发的信任危机。
对于将中国红十字会推到危机浪尖的“商业系统红十字会”,7月1日,中国红十字会暂停了商业红会的一切活动,并对其财务收支和运作方式进行审计和调查,赵白鸽在报告中称,结合当前行业红十字会发展状况,已初步形成行业红十字会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
对于媒体调查和审计已过去5个月,何时公布结果的追问,赵白鸽表示调查和审计已结束,“结果将在适当时候公布。”
3谈危机 “网络事件”暴露诸多问题
今年6月,认证信息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郭美美在网络上炫耀其奢华生活,用着爱马仕,开着开玛莎拉蒂”,中国红十字会遭遇信任危机。据中民慈善信息中心统计,6到8月慈善组织接收的捐赠数额降幅达86%。
对于让中国红十字会陷入“水深火热”中的“郭美美事件”,赵白鸽说,尽管各方调查和审计结果都表明中国红十字会并不存在重大违法乱纪行为或重大责任问题,但“网络事件”暴露出中国红十字会在制度设定、科学管理、舆论宣传与应对危机等方面存在问题。
赵白鸽认为“网络事件”应放在整个中国大的转型背景下看,这是社会组织和公益组织发育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代表性案例,“说这些不是在为中国红十字会辩解,全世界的红会都有一个发展过程,真正成熟起来至少三年时间。”主要原因是公众对红十字会的期望和要求之高,不是一般的组织可以应对的。一方面,今天的中国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正在经历着深刻的经济社会转型。另一方面,过去的30年里,中国的社会组织得到了长足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走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两三百年走过的历程,这种压缩式的发展进程必然会带来各种问题。因此,也需要客观、辩证、历史地看待这些不足和问题,并用理解、帮助的态度,切实促进社会组织的成长和发育。
4谈管理 将全面清理整顿冠名机构
11月初,媒体报道广东省南海红十字会医院发生“弃婴门”事件,一名早产婴儿被当作死婴装进塑料袋丢进厕所,半个多小时后被亲属发现并救活,事故被认定为“严重医疗责任事件”。
而事发医院南海红十字会医院的“红十字”三字只是冠名,该医院与红十字会没有直接管理关系,该事件引发公众对红十字冠名的大讨论,因“此次事件严重违背红十字精神,已不具备冠名资格和条件。”该医院“红十字”冠名被免。
据中国红十字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冠名医疗机构共有2306个,其中总会冠名的只有7家,12个省级红十字会的冠名医疗机构超过100家,其中,江苏省最多,有192家冠名机构。
对于冠名医疗机构的规范管理,中国红十字会称,将依据《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完善、修订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严格的准入机制和淘汰机制。对全国冠名医疗机构开展一次全面的清理整顿,压缩数量,提高质量,维护红十字品牌形象。
赵白鸽称,冠名医疗机构主要有三类,参与人道救助的定点医院、在地区有影响的医院,以及有积极性要参与到红十字运动的,出问题较多的是第三类。而一旦出现个案问题,就会对整个品牌产生很大负面影响。
对冠名机构,我们将通过专家进行分析和评估,然后对一些有明显的极端盈利、信誉不良和重大事故就要全部拿下。但很多冠名医院是有较高的资质和声誉的,是我们整个人道和公益工作的重要力量之一。所以关键是要把这个品牌做强,而不是简单否定他、毁掉他。
5谈透明 省级红会两年将信息公开
红会如何做到资金来源和去路明晰,监督过程透明?“这是我们要重点推进的工作。”赵白鸽称,已启动中国红十字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立项和规划工作,该项目已争取到财政部支持,计划用两年时间初步实现省级以上红十字会信息公开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2012年,总会将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和信息处,从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全面加强和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未来将建立全国联网的“中国红十字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实现红十字会系统接收捐赠款物及使用的信息化管理;
有望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赵白鸽表示,今后中国红十字会将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来接受民众的质疑和批评,并提升项目策划和管理能力,建立更透明、快捷的信息披露机制等。此外,还将应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资金管理和使用水平,做到资金来源和去路明晰,预算过程科学、执行公正、监督透明。
6解读:中国红十字会
“体制内”公益组织
中国红十字会在外人眼中颇显神秘,与其独特身份有关。
中国红十字会是国际红十字会运动的成员。国际红十字会创办于1863年,是一个遍布全球的慈善救援组织,最初使命是为战争和武装暴力的受害者提供人道保护和援助。一百多年来,共获得三次诺贝尔和平奖,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和权威性。
中国红十字会1904年成立。1952年7月,国际红十字会承认其为中国惟一合法的全国性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因而成为1949年后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第一个恢复合法席位的团体。
1993年,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根据《红十字会法》,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
从性质上看,中国红十字会应归于慈善公益组织。但清华大学NGO研究所王名教授曾表示,中国各级红十字会并不同于其他公益组织。《红十字会法》赋予其独特的地位,比如免予社会团体登记、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享有部分财政拨款等。
按理,红十字会的精神要求其“中立”于政治之外、“独立”于政府之外。一般而言,定位于民间机构的红十字会,其经费源于社会的捐赠。
很多国家也有政府以公共财政购买服务而划拨的经费。正如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一些国家的红十字会,政府拨款或购买服务的比例“比我们还要大”。
但不同的是,在中国特殊的大环境下,红十字会与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组织,都是“中央编办管理机构编制的群众团体机关”,更像是一个政府机构。多名业内人士均认为,红十字会属“体制内”机构,是官办慈善组织。
中国的公益组织分为三种,一种是基金会,又分为公募或非公募性质;一种是会员制社团;第三种是民办非企业单位。中红会属于第二种的人民团体,同类社团还有工会、妇联等。但红十字在行政体系的坐标中,实际却比一般事业单位更加“行政化”。因为它按政府机关行政序列定级,其正式聘任的工作人员属于“参照公务员”编制,按国家公务员的15级科层行政级别定级。比如红十字会会长享有副部级待遇,县红十字会则挂靠在卫生局下,为科级单位。